星期五, 八月 26, 2011

写给弟妹

大弟、小弟、小妹:
小幸幸的“豆豆班”楼下是一家面店,说真的,这店的食物不好吃,所以每天早上和中午来回载送孩子,很少会勾起姐的食欲。最近该面店增设了一档午市的烧腊饭档,生意暂未见火红。

每次来到学校楼下时,姐总会望着该档挂着的烧肉、烧鸡、叉烧,心想不知烧肉烧得脆不脆皮,烧鸡香不香。坦白说,在拿笃很难吃到好吃的烧鸡饭,特别是烧肉,印象中,好像只有在福建会馆的神诞日或自家里宴客,聘专人来烧猪时,才有机会一解欲望。

那一天,不知哪来的冲动,就带着幸幸进店里坐着,点了一碟烧肉饭。由于还要留着一半的空间,赶回家应酬家婆辛苦张罗的丰富午餐,所以,就跟馋嘴的小幸幸一起分甘同味,两人也没点饮料。看在外人的眼里,可能会纳闷这对母女为何如此寒酸和匆忙只是在扒饭。

几天了,那碟烧肉饭的味道,依然还留在姐的味觉里,在幽幽的腸道底處,突然間想起了小时候,我们跟父母过着每餐打包的日子。

小时候,当我们跟公公婆婆分开住后,父母都忙出外找生活,每天只会留钱给我打包午餐给你们。晚餐回家,妈妈也是左一手饭盒,右一袋饭盒。打包、吃饭盒,相信是我们成长里最熟悉的味道吧!庆幸的是,姐如今嫁到了爱煮会煮的婆家,跟孩子餐餐都是家常饭,不过也心疼还未成家的大弟和小弟还吃不到家常饭。

记得小时候,每当去公公婆婆三叔的家里,看见他们餐餐都有亲自煮的家常风味,虽然不是大鱼大肉,但在姐心底总是羡慕得很。所以,当我开始学会煮了,常常会亲自煮给你们吃,很希望可以减少餐餐鸡饭、杂菜饭、福建面,尽量远离那一股打包的味道。记得小妹常会赞我:“姐姐煮的饭菜是最好吃的”。小妹怀念的,可能是她在成长里一股熟悉的味道,是吗?

從小吃的飯菜,家鄉菜的原鄉口味跟習慣,都是陪同我們的熟悉味道。难怪姐最近会深深怀念着烧肉饭,有時候當情緒低落,總希望能從一頓食物的味道中,尋找一絲絲熟悉的氣味,心頭的鄉愁濃得化不開,原来是思亲了,姐想念你们了,思念一家人以前天天在一起的日子。

人快到中年,这些年来,经过自我沉淀,也养儿方知父母心,姐才渐渐顿悟,后悔自己曾经对父母不敬的评价,也没有好好引导你们改观对父母的一些贬价和矛盾。

姐曾经埋怨过父亲的不精理财,妈妈的不善持家,有多少吃多少,不会为我们的前途而规划,使到我们都失去了高深的教育机会,使到如今处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下,大家都得为谋生而辛苦,每个月银根紧缩,还得要分担当家养父母。
可是回头想想,所谓不会省吃俭用的父母,从小到大,哪一天有让我们姐弟妹饿过一餐,少穿一件衣服?从小到大,我们四个都长得高头大马,甚至可以说营养过剩。而我们的父母,三十多年来,也没有试过一天离弃我们,当我们都嫁了,只有我们离开他们。已六十岁的他们,一生人中最远的国家也只到过新加坡,名表没有,负资产没有,其实他们才算是真正省吃俭用养大孩子。

每个人能力和际遇都不尽相同,这句话你们都认同吧!不然为何一些书读得比你们少的人,成就会比你们大,是你们失败?很多事怨不来的。虽然我们爸爸没财能,妈妈也谈不上多高的智慧,但他们至少已用心尽力把我们养育成人,至少我们从小到大还是一家人齐齐整整在一起,每人也都具有还算过得去的能力去生活,我们父母也没有对我们任何回报,他们从没要求说年尾要去云顶,明年要去中国吃风,或开口这个周末要去饭店吃饭。

我相信妈妈平时最多只会啰嗦弟弟怎么没回家喝汤,或者是当你们在驾车上班时打电话给你,问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,还有,是不是觉得爸爸越来越不可理喻,人也小气了。其实你们都先别生气,因为爸妈都渐渐老了,再加上平日的生活寂廖茫然。想想,我们每天有多少时间在他们身边,住在一起的弟弟们,可能每天要见一眼都难。

敬爱父母不止在心里,也要在嘴里,我们多给他们一点耐心和时间。我们大了,爸妈老了,相处的方式也慢慢在对调了。父母变成了孩子的孩子,孩子变成了父母的父母,你们明白吗?我们现在是大家长,爸妈是小朋友

爸妈对孩子的养育之恩,莫待子欲养而亲不在;如果父母曾经对孩子有不足之处,当你们大了、当有能力了,应该为他们和自己去圆满。孩子当然要比父母更懂事、本事才是,不然怎算是进步。

人生短暂,稍从纵即逝,我们能做的是微不足到,但对父母来说却是莫大安慰,因为我们就是他们一生人中最大的成就和期盼,你们明白吗?爱要及时,好好把握他们的时间。

姐住太远了,可以替姐用心逗逗他们快乐吗?就当他们是你们想念的大小真真一样,因为已一天天在慢慢退化的父母是我们家里的大小孩子。


3 条评论:

艾萱 说...

看到这篇,想哭了。

築穎 说...

那晚,越写泪越流;当时,只想好好记下心底的话,怕写漏,传达不到真正的心声。
我好爱他们,也需要他们的爱。

艾萱 说...

明白,出门在外的儿女,总因为看不到,而更加的着急紧张。